
访谈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绝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作为曾经的国家深度贫困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如今正激情满怀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提升乡村“形、实、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近日,柳州市委常委、秘书长,三江侗族自治县委书记邝驱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三江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把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广大侗乡干部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转化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新三江的具体实践。”
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该县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举措、凝心聚力,做到“五个不松劲”、抓好“五个不脱节”、强化“五个机制建设”、推进“五个大提升”,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特色生态产业提质增效。该县以开展“产业提质年”活动为契机,推动“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特色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全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新格局。
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推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县以开展“项目提速年”活动为契机,推进程阳八寨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洲岛侗族文化旅游综合体、县文体中心等旅游项目建设,侗天宫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深入开展“法治三江”建设,推动建立桂湘黔三省(区)六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区域协同机制,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高度认可。打好民族牌,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三江侗族自治县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奋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上彰显担当。
本报记者 张冠年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创新“生态+”发展模式,推动旅游、康养、文化和现代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对此,三江侗族自治县确定自身发展路径: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新三江。
2021年,三江获评“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预计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9亿元,同比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2亿元,同比增长2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5亿元,同比增长6.3%。并获评“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柳州市委常委、秘书长,三江侗族自治县委书记邝驱表示,该县将以70周年县庆为契机,依托“大桂林”“珠三角”“黔东南”等旅游经济圈,打好生态产业牌和民族风情牌,将三江打造成粤桂湘黔四省区民族风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机器轰鸣,油香沁人……1月10日,记者走进三江斗江镇易安家园的广西山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茶油精深加工厂,工人们在车间内榨油、灌装、包装,现场一派繁忙。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业局局长石岗说:“目前正是侗乡油茶的黄金榨季,2021年三江共完成油茶‘双千’任务5.35万亩,全县油茶林面积共61.7万亩,预计油茶籽产量2.19万吨,产值约5.2亿元。”
三江是广西产茶大县,目前全县茶园面积20万亩,干茶产量1.96万吨、产值21.5亿元。2021年10月,该县成功承办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打响三江早春茶品牌,荣获2021年度“三茶统筹”先行县域、“科技兴茶富民”典型县域、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等称号。
为使生态产业提质增效,三江还帮助中小企业用好用足发展政策措施,狠抓企业上规入统,2021年共培育上规入统企业22家,建成标准厂房6栋、茶叶标准冷库2栋,建设面积2.24万平方米,园区承载力集聚力不断增强。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深圳市紫罗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云雍木构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园区“造血”功能渐强,产业链条不断拉长。
走进三江林溪镇程阳八寨,浓郁的侗家风情扑面而来:举世闻名的程阳风雨桥横跨于林溪河上,河流两岸吊脚楼群、鼓楼依山而建,造型独特而别具民族文化色彩。
该寨完好保存侗族木楼建筑、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等古老传统,这里演奏的芦笙、琵琶、侗笛,以及欢快的侗族大歌、多耶舞让广大游客流连忘返。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推进程阳八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去年共投入2.3亿元建设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栈道等项目,景区面貌焕然一新。
为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三江加速推进县文体中心、中国(三江)侗族博物馆新馆、三江大洲岛文化旅游综合体等文旅项目。经过努力,该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复核顺利通过,侗天宫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富禄苗族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抢花炮)先进单位,八江镇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并成功举办第十八届中国侗族多耶节,提高“千年侗寨·梦萦三江”旅游形象。
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罗如芹表示,近年来,该县依托国家移民管理局定点帮扶三江和粤桂协作等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先后出台实施文化旅游奖励方案和文化旅游奖励实施细则,在广东省广州、佛山地铁线等增投旅游宣传广告,开通运行“幸福旅程 诗美三江”动车专列,并组织企业到各地开展文化旅游推介会及展销会。2021年,该县共接待旅游人数862.9万人次,同比增长23.73%;实现旅游消费收入102.48亿元,同比增长30.84%。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震表示,该县将以70周年县庆为契机,深挖“江”的潜力、激发“侗”的活力、做足“山”的文章,加快推进月也公园、体育中心、宜阳大桥、中国(三江)侗族博物馆新馆等县庆10大重点项目和47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着力把70周年县庆办成一个造福百姓、欢乐祥和、促进发展、民族团结的盛会。
2021年,三江共统筹推进重大项目95项,累计完成投资48.5亿元,其中县庆70周年10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86.48%。
该县还坚持把“三企入桂”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抓手和重大任务,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招商引资。2021年全县招商引资区外境内到位资金12.6亿元,2021年新签约招商项目14个,总投资41.65亿元。
蓝图展望
“十四五”时期,三江将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新三江。到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坚持农业做优、工业做强、服务做精,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做强做大“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等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绿色工业,全力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文化旅游新高地。在培育文旅行业新业态上做足文章,推动“旅游+文化”“旅游+非遗”“旅游+体育”“旅游+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幸福新三江。持续优化城镇体系布局,重点实施旅游环线、老堡大桥、三江综合客运枢纽站、国道321三江绕城公路、富禄至丹洲二级路等项目,配合做好洋溪水利枢纽、梅林航电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幸福美好新生活。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聚力办好三江70周年县庆活动,全力推进文体中心、宜阳大桥等县庆10大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张冠年/整理)
|